百場校級學術講座🕊:馬軍研究員談“從莫裏循文庫到東洋文庫——中國學術界的因應”

發布時間:2019-11-17瀏覽次數💁🏼‍♀️:202

201911714:00在歷史系1306室舉行了上海社科院歷史所馬軍研究員的講座《從莫裏循文庫到東洋文庫——中國學術界的因應》🫸🏿🌛,講座由歷史系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教研室主任李孝遷教授主持。馬軍研究員研究興趣廣泛🧝🏼‍♂️🛣,在軍事🧑🏼‍🚒、上海研究👩🏼‍🏫、漢學等領域均有建樹👩🏻‍🎨🦘。此次講座緣起於馬軍研究員深感史料異國收藏帶來的諸多問題🧑‍🦳,促使他回顧歷史上莫裏循文庫被日本收藏的往事,以期這段歷史能為今日之鑒🍾🤜🏿。



馬軍研究員談“從莫裏循文庫到東洋文庫——中國學術界的因應”

莫裏循(1862-1920)🖐🏼,為中國晚清民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出生於澳大利亞,頗有冒險精神,一生喜好旅遊和收藏書籍👮🏽‍♂️。以前學界對他的關註主要放在他的政治身份:《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和中華民國總統政治顧問,而並沒有特別涉及他的學術收藏:莫裏循文庫的來龍去脈。莫裏循文庫大約形成於1897-1917年的20年間,起因是莫裏循不懂中文👨🏼‍🚀,需要從西文文獻中了解中國。根據馬軍的研究👩🏽‍🔬,莫裏循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圖書,比如出入拍賣行🧯、購買外交官的藏書、偶然所得等🚭,日積月累🛫,到1917年👨🏽‍💼,莫裏循文庫共有24000冊書🕺🏼、6000多本小冊子🪬,包括了20多個文種👶🏻,被庫壽齡(Samuel Couling)評價為是迄今為止最完善的漢學收藏文庫🚵🏿。其中包括許多珍稀的書籍🎉,比如有多種早期馬可·波羅遊記的版本;還有大量的字典🚱🐀、辭書等,將近四🤛👷‍♀️、五百種之多🥳;另有諸多完整的西方漢學期刊🥭;法國著名漢學大師儒蓮的著作達到了53種,等等。該圖書館先存放於東交民巷馬建忠的一處老宅,並建有放火設備。莫裏循還為圖書館建了目錄。

馬軍研究員指出👨🏽‍🦲,1912年民國成立,莫裏循決定回澳大利亞,開始想要賣出他的文庫🏊‍♂️,到1917年👨‍🦯,莫裏循正式與巖崎男爵在北京簽訂協議👦🧑‍🌾,共有將近六年的時間。這段時期內,中國有影響力的人物、美國漢學界、日本巖崎家族都曾經有意向購買他的文庫🥊。但由於莫裏循希望該文庫留在遠東地區🌨,美國方面未能達成意願⚈。那為何中國方面最終也沒有購買成功?馬軍分析道🆒,中國方面沒有實質性的應對▫️。他從史料中存留的片段,分析了王寵惠、湯化龍⚪️、袁世凱、張謇、丁文江等人求而不得的原因👡🌘,並從莫裏循本人的角度,分析他為何決定把文庫托付於日本🥙。在馬軍研究員看來🦢🧝‍♂️,北京過於動蕩的政治局勢和日本相對安定的政治和社會狀況,以及日本當時較好的世界形象,促使莫裏循選擇了後者。馬軍認為,當時與莫裏循交從過密的一些有影響力的中方人物,特別是其中的一些學者,如梁啟超等,應當懂得該文庫的價值🙏🏽,但他們都沒有盡力留下這批珍貴的材料,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馬軍在講座最後展示了莫裏循文庫到達日本後的情況和現在的收藏狀態⬅️。他爬梳了大量史料🛕,分析後來去日本瞻仰這批材料的中國人士的心理因應✍️,他們大多流露出對於珍貴材料流落在外的悲嘆和民族命運不濟的痛苦🧙🏻‍♀️。1927年國民黨掌權後,書籍和文物的流失才得到了一定的抑製。

歷史系包詩卿老師提問,清末民初🤴🏿,西方人了解中國的途徑是哪些🐈‍⬛?這批書之所以無人努力去挽留👨‍🚒,是否因為書籍比較龐雜🌻?王燕老師問道,有無材料顯示莫裏循考慮過將文庫搬到上海保存⛹️‍♀️,伯希和與莫裏循有無往來?賈菁菁老師詢問🥲,這批書的價值究竟如何✂️,等🏌️‍♂️5️⃣。馬軍研究員一一作了解答,指出,清末西人了解中國的途徑大為拓展,這批書的價值是相當高的。但與莫裏循來往的人士中,真正的漢學家屈指可數🙏,可能這也是沒人能夠正確理解文庫價值的原因。最後,大家還提出了每本書籍的價格昂貴等問題🦅,饒有趣味。


供稿|歷史學系      編審|史玉潔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