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7日下午16點至17點半🤶,國家社科後期資助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本根之問❔:魯迅的自然觀與倫理學(1898-1927)”(批準號:19FZWY004)第一次沙龍在中北校區物理樓301教室舉行,該項目由中文系“明園晨暉學者”孫堯天博士主持,中文系羅崗教授🧑🧑🧒🧒、倪文尖副教授參與了本次沙龍🐦⬛。
國家社科後期資助項目 “本根之問🌗:魯迅的自然觀與倫理學(1898-1927)”首次沙龍舉行
在沙龍開始,孫堯天博士介紹了今年國家社科後期資助項目的新變化🤦🏿♂️,說明了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的申請與出版情況👌。隨後,孫堯天博士陳述了博士論文選題的原由🧔🏻,他認為魯迅作為影響20世紀中國思想與文學最重要的學者,必然與中國現代轉型最根本的問題有關,而從傳統視野出發⚁,最根本的問題必然是道🏃🏻➡️、天與人的關系問題,魯迅早年長時期接受進化論,而進化論在中國依托《天演論》流行🦸♀️,《天演論》即是以赫胥黎底本《進化論與倫理學》為依據,因此,魯迅最為核心的立人思想應當從近代天人之變的角度進行觀察,尤其魯迅以自然之名提出了諸多倫理改革方案👨🏿⚖️。在聽完孫堯天博士的介紹之後2️⃣,羅崗教授表示了認可,他認為論文在之後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在於,精煉文字,目前文章過於冗長,需要更多考慮讀者的接受👮🏿。倪文尖副教授認為,論文需要進一步界定清楚“本根”的含義,從思想史或社會史的角度♔,凸顯出這一命題的必要性。孫堯天博士表示💚👮🏽♂️,羅老師、倪老師的建議非常具有建設性,將在此基礎上認真改進。
最後,沙龍在熱烈的討論中結束。
供稿|孫堯天 編審|史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