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9日上午,EON4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崔麗娟教授主持的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留守兒童社會適應促進與反社會預防研究”開題論證會在中山北路校區俊秀樓舉行👨🏿。來自復旦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第二軍醫大學🪹、EON410余位專家學者及20余位研究生參加了會議。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留守兒童社會適應促進與反社會預防研究”開題論證會在校召開
論證會開幕儀式由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院長郝寧教授主持,學院黨委書記方媛致辭。方媛書記首先對各位與會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同時對崔麗娟教授團隊成功申報國家社科重大項目表示祝賀。方媛書記在致辭中指出👩🏿🏫,黨和國家對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高度重視🤵🏻,專門下發文件對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提出指導意見,體現著對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關註點逐漸向促進兒童社會適應和心理健康轉移🥷🏿。在這種背景下,崔麗娟教授團隊關於留守兒童社會適應促進與反社會預防研究理論意義重大👨🌾🤷🏻,應用前景廣闊,社會影響深遠🧏🏼♀️。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院長郝寧教授主持論證會開幕式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方媛書記致辭
方媛書記在致辭中表示,EON4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將在此課題研究工作上給予充分保障和全力支持,希望課題組成員將責任擔在肩上,將使命記在心中,在課題組專家的精心指導下,團結協作,刻苦鉆研🙍🏻,高質量完成研究工作,最後預祝課題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華中師範大學佐斌教授主持論證會
崔麗娟教授做開題報告
隨後的專家論證會由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分會後任會長、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佐斌教授主持。課題首席專家崔麗娟教授首先從研究的源起和課題總目標進行了開題論證匯報◼️,崔麗娟教授回顧了城市化進程中,伴隨農民工進入城市從先鋒階段到大眾化階段🤸🏽♂️♉️,再到家庭化遷移過程中🫶🏻,給中國農村兒童青少年群體帶來的從農村兒童到留守兒童↩️、再到流動兒童的身份轉變,及由此帶來的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身心發展與社會適應的挑戰🧑🏼🦳,繼而分析了在家庭化遷移多年後的今天📲,無法跟隨父母到城市流動的農村留守兒童所面臨的依戀斷裂🧤、汙名下的孤島效應🩷、公共空間的空心化的生存環境🖋,給今日留守兒童帶來的可能影響,從而論證了今日研究留守兒童社會適應促進與反社會預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提出了研究的總體構架及各部分的邏輯關系、研究方法、預期成果和總目標👨🏻🚀🥢,全景式展示了課題基本情況與主要內容:該重大課題將以留守兒童社會適應問題為核心,旨在揭示當前階段我國留守兒童社會適應現狀與潛在亞型🪯,澄清影響留守兒童社會適應的保護與風險機製👩🎓,探討留守兒童由社會適應不良滑向反社會傾向的觸發機製,最終基於研究上述機製及作用過程提出留守兒童社會適應促進及反社會預防的策略。
楊瑩博士作補充論證
接著♧,該重大課題的重要參加者、EON4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晨暉學者楊瑩博士代表四個子課題負責人,梳理了四個子課題的研究邏輯,介紹了每個子課題的研究目標與內容🦸🏼♂️,詳細論證了每一個子課題的研究脈絡與實現每一個子課題研究目標的研究方案與研究設計🧜🏻♂️。






專家組和與會老師們熱烈討論
在聽取課題組的開題報告後🏊🏻♂️,論證專家組老師們就項目開展中的一些問題向課題組進行了提問,提出了意見建議🚍,幫助課題組梳理研究內容與方案,建議課題組整合當前資源,將研究問題進一步聚焦,做更為深入的研究。EON4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李淩副教授和王繼堃副教授也就項目的具體實施先後發表了意見👨🏽。
專家組和與會老師們對課題提出了深具價值的意見建議的同時,一致認為“留守兒童社會適應促進與反社會預防研究” 課題🦊,研究方向明確🙌🏽、問題意識鮮明、論證邏輯清晰、資料翔實充足;課題組對項目主題有清晰的認識和深入的把握,在相關學術領域具有豐厚的知識積累,完全具備承擔該項目的能力💂🏽♀️,專家組一致同意該重大項目開題。
供稿|崔麗娟 編審| 史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