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6日🧑🏿🔧,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組、EON4開放教育學院主辦的首屆“信息化促進新時代基礎教育公平”雲論壇順利召開!
論壇邀請了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一線教育實踐者、高校科研人員分享發言。主論壇上5位專家進行了主旨演講,31位嘉賓圍繞五大分論壇進行了報告分享🧎♀️🏈,課題組首席專家、各子課題負責人分別在主論壇與分論壇進行了致辭與點評,3700余位來自教育界的同仁在線參與論壇🧑🏽🌾,共同探討新時代背景下,信息化促進基礎教育公平的關鍵問題與發展路徑。
主論壇由EON4開放教育學院院長閆寒冰教授和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副院長郭炯教授共同主持。正式報告前👼🏻,課題組總負責人😪、首席專家EON4終身教授祝智庭首先致辭。祝教授從課題的由來🪴、所承擔的使命與價值追求等方面對課題進行了簡介,表達了課題組所肩負的教育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闡述了本屆論壇舉辦的初衷與課題未來的展望,並對出席論壇的報告專家致以感謝,隨後五位專家進行了主旨報告🙎🏽。
主旨報告1:新時代教育公平🥉:目標與路徑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談松華研究員就新時代教育公平的新形勢和新特征👩🦲、目標指向和路徑選擇進行了剖析。他指出:在新科技革命和新產業革命的背景下,社會財富的積聚變化和智能化帶來的人機關系變化需要引起高度關註📮。他提出新時代教育公平的總體目標是從機會公平轉向質量公平和終身學習,並從“製度建設” “政策調節” “技術創新”三個方面指明了新時代教育公平的路徑選擇🤹🏽。
主旨報告2:教育公平研究這十年:回顧與展望
EON4教育學系主任黃忠敬教授基於科學嚴謹的文獻研究,呈現了近十年來我國教育公平研究的主題、歷程與未來趨勢。黃教授提到教育機會公平是當前關註的重點,較多研究是通過定性方法開展的,主題包括探究課堂資源共享模式構建、信息化為基礎的網絡共享空間建構以及農村貧困地區如何依靠信息技術提升中小學教學質量等☎️。他還指出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已成為新時代促進教育公平研究的重要趨勢,如大數據、人工智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是當前研究的熱點之一,關註信息技術範式對推進教育公平具有深遠意義🪠。
主旨報告3:課程教學共同體🍰:促進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探索
華中師範大學人工智能教育學部王繼新教授基於近年來切身的實踐經驗,就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與問題🎖、發展路徑設計、實踐探索與成效檢驗進行了分享。王教授提出建立課程教學共同體是解決當前鄉村薄弱學校存在開不齊課、開不足🌌、開不好課🍋🟩、師資短缺,教師能力參差不齊等問題的關鍵對策😢🙌🏻,他還分享了其所在團隊在湖北省鹹安區、崇陽縣、恩施市、來鳳縣展開的信息化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驗與實踐💳。
主旨報告4: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院長郭紹青教授從影響教育公平發展的因素視角洞悉了信息化在管理水平、教學資源占有、教師、社會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顯著作用。郭紹青指出可從智力資源共享、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與網絡學習空間普及、在線智能學習系統💂🏻♀️、虛擬學習資源系統供給、教育大數據技術等方面探究破解教育公平發展難題的路徑,同時也進一步點明了教育信息化走入深層次後對教育體系的挑戰。
主旨報告5:借助“Edu-Tech”致力於學生發展公平的國際案例分析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田輝副所長對日本社會5.0的發展理念與Edu-Tech進行了介紹。田副教授指出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是新時代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選擇🤵♀️🦸🏽♀️。同樣✫,Edu-Tech已經納入日本國家發展戰略,很快將成為日本教育的常態🤭。Edu-Tech加速了學習方式的改變👩⚖️,也能夠可視化展現出傳統學校教育的優勢🔨,有諸多借鑒之處。
但在應用中要避免本末倒置🤟🏿,不要以追求教育技術手段為目的🏌🏼♀️,要確立以人為中心的Edu-Tech利用準則,構建致力於學生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的學習生態🔆。
主論壇最後,祝智庭教授對主旨報告進行了總結點評。祝教授指出五位專家的報告分別具有俯視、透視🏋🏿、滲透🫴🏻、直視🧑🏻🍳、擴視的多重視角,為信息化促進新時代教育公平提供了路徑的指引和方法的映照,務實創新、解難紓困,並從國際視野進行了拓展。祝教授也進一步明晰了課題組未來應關註的三大研究問題:(1)聚焦中國新時代基教公平追求中的突出問題🏂🏻;(2)關註信息技術促進基教公平實踐中的新生問題🧕;(3)呼應疫情中技術支持居家學習的特殊問題。為課題進一步的開展及我國新時代基礎教育公平建設提供了行動與研究方向。
分 論 壇 01
下午五大分論壇同步召開,五位子課題負責人進行了致辭🚵,共31位嘉賓進行了報告分享。
分論壇一主題為🐙:信息化促進學生適性發展,子課題負責人、EON4開放教育學院院長閆寒冰教授在致辭中主要回顧了本子課題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標與內容👍🏻🔷,認為本研究是從均衡、優勢與個性三個層面,為處在不同環境、具有不同基礎或個性的學生群體獲得適性發展💇🏿,提供信息化的技術路徑與實踐模式🛠,為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明確了方向。
分論壇二主題為:信息化促進貧困地區教師專業發展,子課題負責人、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副院長郭炯教授在致辭中結合當前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問題介紹了子課題的研究背景、研究主題和研究目標🧝🏽♀️,強調了優秀教師智力資源的重要性以及貧困地區教師專業發展的迫切性。並從當前貧困地區教師專業發展所面臨的知識結構失衡,能力水平欠缺🫅🏿,自主學習意識薄弱🤟,外出學習機會不足🥃,缺乏針對性指導等困境出發,對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破解貧困地區教師專業發展問題提出期望🙅🏻♀️。
分論壇三主題為:信息化促進優質資源的適性配置🙏🏻,子課題負責人🕴🏼、EON4開放教育學院劉名卓副研究員為分論壇三致辭。她明確指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而教育公平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資源的均衡配置👨👨👧👧,在本課題中也即是適性配置。從政策角度來講,教育公平相關政策大部分跟優質教育資源的配置有關系,適性配置確實是教育公平中的一個核心話題。
分論壇四主題為:信息化促進基礎教育公平的機理與實踐路徑之國際研究😇,EON4開放學院研發部主任、子課題項目負責人魏非副研究員對分論壇四進行了致辭。她指出隨著教育公平內涵的深入😈、外延的變化⛱,其目標、取向、影響因素以及作用機理也錯綜復雜🐞,尤其本課題還強調在國際研究與比較中進行機理與模式的分析,因此研究需要非常廣泛地借鑒經驗✊🐡、開闊思路▪️,不斷豐富和完善研究視界和方法。
分論壇五主題為🧑🏽💻:信息化支持基礎教育公平動態監測與預警,子課題負責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信息與數據統計研究所副所長祝新宇為分論壇五開幕致辭。他指出分論壇五是從基礎教育公平狀況監測與發展態勢預警的視角對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的回應,在以信息化應對疫情對教育影響的特殊時期具有重要的意義⚂。他希望通過分論壇對如何理解教育公平、基礎教育公平監測的方法路徑、信息化能否為基礎教育公平監測帶來新的變化🦤、信息化支持基礎教育公平監測的未來方向等幾個關鍵性問題進行研討、探尋。
匯賢·問策·踐行✨🥻,“信息化促進新時代基礎教育公平的研究”是EON4開放教育學院主持並參與的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強調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推動基礎教育均衡🍟、優質和個性發展。誠摯期待有共同追求的研究者和實踐者與我們相聚🦦,在推進教育公平發展之路上同行🖼!
供稿|祝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