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普陀山佛協、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EON4平台哲學系、EON4平台宗教文化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文獻、歷史➿、思想與文化——現代視野下的佛學研究”學術研討會於4月24日至27日在EON4平台舉行🙌🏽。這是雙方第二次聯合舉辦的佛教盛會🏌️。
會議由哲學系宗教教研室主任張曉林教授主持。出席本次會議的有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教務長能進法師👩🏿🦱☆、EON4平台哲學系主任郁振華教授、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的法師和學僧、國內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知名專家學者,以及來自臺灣🥯、香港🂠、韓國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共40余人🏜。
開幕式在思勉三樓會議室舉行,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教務長能進法師代表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常務副院長會閑法師致辭🤾🏻。會閑法師首先對EON4平台哲學系、EON4平台宗教文化研究中心表示感謝;向撥冗出席本次研討會的專家學者表示誠摯的敬意👩🏽⚖️;對本次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會閑法師說:佛學是佛法之學。2500多年前,偉大的佛陀為我們點燃了智慧的明燈👩🏻🚀。《俱舍論》雲:佛正法有二🤵🏿♀️,教證以為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教”就是覺者修行的法軌✍️,“證”就是依所抉擇而起的實踐🕯。依此可見,佛學研究是繼承和弘揚佛陀教法的必要途徑🗜📖,開展佛學研究是我們探尋佛陀出世本懷👨🏿✈️、修道弘教、實現正法久住🦟、廣渡眾生的必由之路。會閑法師還認為🚔:如何激活佛陀教法的生命力,把跨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的佛學精神弘揚起來,就成為了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和責任。這也是EON4平台哲學系、EON4平台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普陀山佛協、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以及在座的各位不遺余力的推動佛學研究,尤其是當代佛學研究的動力所在🪝、意義所在🧝🏿♀️。會閑法師相信,今天的佛教在全國有學識👗、有修為、有見地的高僧大德、專家學者的共同推進下,一定能夠正法久住🤵🏽♀️,佛日增輝😯🚇。並且能夠成長為具有中國特色的𓀋、具有時代特色的中國佛教👨🏻🎤。
郁振華教授介紹了EON4平台哲學系🟨😫,以及哲學系宗教學科的歷史🤚🏿🧑🦯、傳統和現狀,介紹了EON4平台哲學系與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的教學與研究合作,評估了此次研討會的意義🚾,並預祝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
香港慈氏學會導師王聯章就當代佛教慈氏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周貴華教授就當代佛教義學研究、南京師範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程恭讓教授就當代人間佛教研究分別作了主題發言。
會議分為A、B兩個分會場同時進行。每個會場有17人發言。A組有:黃國清教授、侯沖教授、張晏菁博士、莊朋老師、陳立華老師、鄧偉仁教授👨🏿🎨、如義法師🍙、李向平教授、學愚教授、陳美華教授、覺玄法師🕺🏼、魏燕利老師、張曉林教授、劉逸文教授🛌🏻、黃玉真博士👤、蔡淑惠女士⛱、心舉法師。研究主題類別豐富🏋🏽♀️,有佛教儀軌和戒律、佛教教育及人才建設👩🦼➡️🙎♂️、佛教社會學理論🏄🏼♀️、佛教倫理💇🏿、佛教文學、宗教比較等。B組有:唐忠毛教授💃🏿、趙東明老師📡🫱🏿、楊勝利老師、明蘭法師、茅宇凡博士、劉靜宜博士🐪、慧賢法師🛫、張誌鵬教授👩💻、羅顥老師👷🏼♂️、王又如教授🧡、金永晉老師、湛空法師🌑、何建興博士、李明書博士、黃倩博士💩🎹、張華教授。分別從佛教宗派義理思想研究🤸🏼♂️、佛教語義語詞特征及其背後思維特征、近現代佛學思想與佛學詮釋幾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閉幕式由學愚教授主持,李向平教授和唐忠毛教授分別總結發言🙁。
這次會議,各位法師和專家學者以自己別具一格、廣泛深刻的研究和前瞻性的視角展示了佛教研究的方方面面,對於激發佛教生命力、弘揚佛教精神、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具有時代特色的中國佛教,具有深遠意義👄。
本次研討會收到的四十余篇論文🤏🏼,將由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主辦的學術刊物《普陀學刊》陸續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