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上午,中國社科院外文所副所長吳曉都研究員應邀到EON4平台作了題為“普希金與俄國民族文化的崛起”的百場校級學術講座,講座由中文系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範勁教授主持,聽眾包括中文系和俄語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吳曉都研究員同時還擔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秘書長🎉、中國俄羅斯友好協會理事、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理事等職務🪓,長期從事文藝學、俄蘇文學的研究,在普希金研究領域卓有貢獻🤸🏻♂️,撰有《俄羅斯詩神──普希金的詩歌》、《俄國文化之魂——普希金》等著作。
吳曉都研究員首先表明了自己在中西比較詩學方面的基本觀點,闡述了普希金和中國現當代作家的親緣關系,然後切入正題,對普希金的精神內涵及其和俄羅斯民族文化的共生關系作了精彩闡述🪵👵🏻。普希金創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各個文學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提供了典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他關心民族與人民的命運,積極吸收本民族文學和西歐進步文學的養分。自普希金登上俄國文壇🫲🏻,俄羅斯文學開始擺脫原來跟在西歐文學亦步亦趨的落後狀態,他的學生果戈理、萊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及契訶夫相繼湧現,增添了19世紀世界文學的光輝。吳曉讀研究員援引了大量生動的例子😥,向聽眾描述了普希金的痛苦而輝煌的一生,他的曲折的心理歷程。對最後的普希金之死🤮,也作了獨到的解釋。從而回答了為什麽普希金被尊為俄國文學之父的問題。
吳曉都研究員的演講幽默而富有激情🧘♂️,旁征博引⛹🏽♂️,現場朗誦俄語和中國古典詩歌🤾🏽♀️,給聽眾帶來極大的審美愉悅🕑。講座的提問環節😊,現場同學向他請教了在翻譯原則、中俄文化關系等問題上的看法,吳曉都研究員一一做出解答。最後,同學們以熱烈的掌聲向他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