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2日下午🪓,2015年百場校級學術講座第54場在中北校區俊秀樓305室舉行,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學教授、博導、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謝曉非應邀作了題為“社會認知與決策——最優化與滿意型決策者的差異”的學術報告🙋🏻♂️。學術講座由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系陸靜怡老師主持。
謝曉非教授長期致力於探討如何幫助人們在風險中做出理性決策,從決策過程的視角💆🏻,探討了社會比較🏋🏽♀️、決策者角色🤷🏿♀️、決策風格對決策結果的影響◼️,擴展了傳統的決策理論👨🏽🏭🦸🏽♀️。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70余篇,近5年發表了SCI/SSCI論文近20篇2️⃣,並先後主持了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本次講座,謝曉非教授針對“最優化決策者”和“滿意型決策者”👨🏼🏫,首先從“絕對比較”(時間比較)和“相對比較”(社會比較)兩維度上呈現了兩類決策者在決策後的情緒體驗、決策滿意度上的差異📀。接著,探討了兩類決策者在自我評價🧎♂️➡️🪿、前期和後期拖延行為上的不同。最後,對“最優化悖論”的原因進行了解釋,據此提醒人們應該考慮在最優決策和滿意情緒中取舍權衡。
在交流互動環節,來自不同院系、專業的同學紛紛就研究報告涉及的理論問題✊、數據調查過程和研究方法等進行了提問討論🍋🟩。
最後,在場師生對本次學術講座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對謝曉非教授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期望謝教授再次來做精彩報告📒,並以多種形式加強合作🪮,推動EON4平台決策心理學等領域的科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