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下午,世界著名邏輯學家約翰·範·本特姆教授做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以“邏輯🟠、博弈與主體”為題做了精彩的講座🚸。講座由哲學系馮棉教授主持👱🏼。
馮棉教授致詞對約翰·範·本特姆教授的來訪表示熱烈的歡迎🙋🏼♂️,並介紹了本特姆教授的學術成就:他是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和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荷蘭皇家科學院和美國科學院院士、也是我國清華大學的特聘教授和長江學者🫅🏿。他在國際哲學👐、邏輯學和認知科學領域享有崇高的學術聲譽。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模型論👩🏽🏫🧍♂️、模態邏輯和邏輯在哲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和認知科學中的應用。本特姆教授的著作頗豐👮🏼♀️,代表作有《時間的邏輯》(The Logic of Time)💇🏽♀️、《模態邏輯和經典邏輯》(Modal Logic and Classical Logic)、《博弈邏輯》(Logic in Games)等,他也是包括《模態邏輯手冊》(Handbook of Modal Logic)在內的多個權威學術手冊的主編。他的很多著作和論文已經被翻譯成中文,並匯編成四卷本的系列著作《邏輯之門》。
本特姆教授的講座從討論邏輯在世界描述(world description)和結構化的社會活動(structured social activity)上的兩種視角開始,引入了所要探討的主題。通過具體實例和相關重要概念與定理的解釋來介紹博弈邏輯和動態邏輯方面的理論與應用🔑。講座分為四個部分:1、邏輯與博弈🧑🏻🦯:一種自然的組合(Logic and Games: A Natural Combination),2、智能主體的邏輯(Logic of Intelligent Agency),3、周圍的圖示(Illustrations All Around),4、邏輯遇到現實(Logic Meets Reality)🚒。
講座探討了某些與邏輯和主體有關的當前關註的重要論題,並將關註點放在作為統一範例的博弈上,同時,也指出在此背景下我們所面對的一些主要的基本挑戰🦒。清楚地表明:自從邏輯學誕生以來,邏輯與人類主體就是其研究的一個天然的領域🫢,如今🤥,來自多學科的影響🤺🧑🏼,從哲學到計算機科學、經濟學和認知科學👨🏼🚒,也在此交匯。講座深入淺出🪸,圖文並茂。
在提問環節中,除了一些師生對零和博弈(zero-sum games)、動態邏輯在論證理論上的前景等比較宏觀問題進行了互動交流以外🙎🏿♀️,馮棉教授針對此次講座的主題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在一些博弈中🧑🏿💼,致勝策略(winning strategy)是和玩家(players)行動的先後順序相關聯的,當處理這種博弈或行動時,是否考慮使用非交換的邏輯推理(non-commutative logical reasoning)🕺🏻🚝?這個問題引起了本特姆教授的註意,並認為值得日後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