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0日上午,在理科大樓A204,臧克和教授承擔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漢字斷代調查與漢字發展史”舉行了第二次中期沙龍,本次沙龍的主題是☝️:項目中期成果匯報及問題分析。項目負責人臧克和教授,青島大學朱葆華教授、文字中心郭瑞副教授,及其他課題組成員參加了此次沙龍活動。
首先,課題組成員郭瑞副教授報告了項目的基本情況及目前進展。報告指出👷🏼♂️,由於十二五期間學校基地建設實施改革👩🏽🎤🏹,投標申報時間為2012年05月30日🦂,而正式批準下達項目批準號時間為2013年6月。考慮到課題資源整合跨度較大,雖然中間有一定時間間隔🏧,但課題組自2012年通過評審以來,即按照課題規劃設計實施工作方案。目前已經取得了部分進展,表現為漢字發展的部分斷代調查和由此所形成相關術語概念的幾個專題討論。並從基本框架👘、主要內容、學術價值三個方面匯報了最終成果《中國文字發展史•隋唐五代文字》的完成情況🪹。
臧克和教授又進一步對最終成果《中國文字發展史•隋唐五代文字》內容和價值進行了補充說明🦻🏿。臧教授指出:現存楷字🪔,是經過若幹歷史層次積澱的系統🐨。隋唐五代文字調查,依據隋唐五代文字使用事實,建立起調查分析楷字時間層次坐標。本時期調研平臺為實物用字語料庫和傳世字匯語料庫🍂🩱,兩個類型語料庫數據互補對照。調查基本內容包括:一隋唐五代時期文字基本數量,即社會用字的消長變化👨👧👦;二隋唐五代時期文字的體製👰🏻,即社會用字主要書體類型及所確定的基本型製;三隋唐五代時期文字生態,即媒體媒介及傳播技術手段等因素對文字的影響。
然後🔎,課題組成員就後續調研工作和整理工作進行了合理分工,進行了進一步明確規劃🧑🏼🎤。並就一些技術問題進行了討論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