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7日下午🦆,上海市社區教育重點項目“績效工資改革背景下社區教育發展的挑戰與對策研究”結題會和“國內外社區學習場所比較研究”開題會在中北校區理科大樓A204舉行🧑🏼🦲。
上海市終身教育處莊儉處長、嘉定區教育局俞勇彪副局長、上海遠程教育集團發展研究部楊晨部長🕗👩💼、上海市學習型社會建設服務指導中心辦公室彭海虹主任和楊東老師作為特邀專家進行了結題和開題指導👨🏿⚖️👨🏽🍳。
會議分上、下兩個半場舉行🚭。上半場是上海市社區教育重點項目“績效工資改革背景下社區教育發展的挑戰與對策研究”結題答辯會。課題主持人張永博士代表華東師大職成所課題組進行了結題匯報,內容包括研究過程、文獻研究、研究發現和對策建議🧔🏿♂️。接著,與會專家分別就研究主題🚘、主要挑戰🤘🏽、對策建議和報告撰寫等方面進行了具體指導。
在研究主題上,專家們建議進一步聚焦到社區教育教師的能力發展與績效考核上💆。在主要挑戰上🧑🚀,楊部長特別指出,一是由於績效工資是存量激勵,而不是增量激勵,因此激勵效果不明顯😊;二是同社區教育事業的開拓創新產生矛盾,因為總量是封頂的🦸🏿♂️,工作內容就越多,單位工資就下降了✷;三是對社區教育發展定位和功能的影響,加劇了學校化、機構化🤹🏿♀️,走向社區化的反面。在對策建議上,莊處長和楊部長指出🎓,要加大對社區教育事業的宣傳,強化對社區教育特色的認識🙀🧑🎤。以前把社區教育可能更多地看成是教育🦻🏽,而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社會治理之後,反而對它的社區性要求更高🧙🏿♂️。俞局長和楊部長建議形成合情、合理🧽、合法的激勵辦法。楊東老師也指出,社區教育教師的績效考核參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不公平。俞局長和楊東老師還建議社區學校校長要有辦學自主權。在報告撰寫上,彭主任和楊東老師對結構框架、數據呈現等提出了具體要求和建議👨🏼💼。
下半場是上海市社區教育重點項目“國內外社區學習場所比較研究”開題會。課題主持人馬麗華博士代表華東師大職成所課題組進行了開題匯報,內容包括核心概念界定和文獻綜述、研究的意義、研究的對象和目標、研究的內容和方法、研究思路、研究進度🫵🏿🐂、研究的預期成果。接著🕵🏽♀️,與會專家分別就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比較的維度、和研究的對策建議等方面進行了具體指導。
在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上,專家們建議💽,除了狹義概念外還要對核心概念進行廣義和外延性的描述,闡明其內涵特質。在研究比較的維度上🧝🏽♀️,楊部長和俞局長指出要從辦學基礎等硬條件、教學能力及文化製度環境等軟條件、對社區學習場所起推進作用的人的條件進行比較。楊東老師指出,站在中立的角度,將中外社區學習場所放在一起來判斷上海社區學校發展的階段和發展水平🙋🏼,並建議從管理體製、經費🙎🏽♀️、場地設施👩🏻、教師隊伍、學習者、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教育成果的應用🥶🤸🏽♂️、及其產生的背景和功能定位等八個維度進行比較。就研究最終形成的對策🧑🏿⚕️,莊處和彭主任指出💏,要加強比較研究⚱️,通過實地調研和第一手資料分析中外社區學習場所的共同點和差異性後🤹♀️,針對我國特別是上海的發展實際提出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本次研討持續進行了三個多小時,專家們的細致評議進一步明確了課題研究的思路和重點🚐,對接下來的研究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