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3日,海外發文項目“東亞殖民地文學研究”學術工作坊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工作坊參加者有美國薩福克大學歷史系Ronald Suleski教授👱🏻♀️、美國橋水州立大學社會學系李鐘玄教授、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劉研教授、東北師範大學藝術系任宗厚教授、吉林大學新聞系蔣蕾教授⬜️,項目負責人EON4平台中文系劉曉麗教授,以及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大學中文系的部分碩博士生👶🏿。
項目負責人劉曉麗教授則說明了項目“東亞殖民地文學研究”目前研究的進展。宣讀了近期完成的論文《東亞殖民主義與文學——以偽滿洲國文壇為中心的考察》,日本在中國東北炮製的滿洲傀儡國🕎,是其在東亞地區製造的特殊類型的殖民地⛳️,該殖民地的文學不僅有日本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本土中國人的文學𓀈,還有在此殖民構架中謀生的朝鮮人和俄羅斯人的文學,其國家身份🧑🏻🦽➡️、民族認同👩🚀、語言等方面呈重層多元狀態🤘🏽,與東亞殖民主義以非常復雜的樣態糾纏在一起。一方面,各個語族的文學都有反殖民主義的訴求和表現;另一方面🔬,因為其在殖民地的位置不同,抵抗的目的🍼🧑🏿🎤、抵抗的方式和抵抗的強度都不一樣,有直接的反殖文學,有迂回的解殖文學,還有欲利用殖民政策與之周旋協作的迎合文學🦄。而在這抵抗與迎合中,殖民傷痕都深深地刻印在殖民地人們的精神深處🧠。對東亞殖民主義與文學的考察🎴,可以在現有的民族主義理論和後殖民主義理論之外🦵🏽,發現另外一種解讀殖民主義與文學的可能性,為解讀殖民地文學提供新思路。Ronald Suleski教授🧜🏼、李鐘玄教授、劉研教授、蔣蕾教授都給予中肯評價及建議🤹🏻♂️,並對該論文的英文版和日文版給出良好的修訂建議。
此次學術工作坊除了討論項目的議題之外🔜,為了進一步展開研究和搜集資料,工作坊成員一起參觀了伊通縣滿族博物館,尋訪了長春市現存的偽滿洲國時期的建築遺址🍭,到長春市圖書館和吉林省圖書館查閱資料🐪。三天的研討切磋🦡𓀈,互相增進學識👨🏿🚀,對推進該項目的進一步進展助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