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教育部項目“住房價格影響地區經濟收斂的機製🧑🏽🚒、實證及其對策研究”學術沙龍在中北校區地理館301會議室舉行👐🏻。本次沙龍由謝福泉副教授主持🧘🏿,上海社科院城市與房地產中心主任張泓銘教授、上海市建設協會李東副會長、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改革處副處長李鋒🙂、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崔光燦副教授、EON4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部張永嶽教授、易淩峰教授、李巍教授、胡金星副教授以及城市發展研究院宋艷姣博士及部分研究生等參與了此次學術研討活動。
張傳勇博士指出,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但區域內城市之間的經濟增長差距仍然存在,課題嘗試從房價上漲的角度對長三角地區經濟增長差距做出解釋。在研究思路上,課題首先梳理出房價影響地區勞動力流動並進而影響到地區經濟收斂的理論機製;接著以長三角地區42個地級市和2000年、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數據為樣本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發現👱🏼,房價上漲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地區經濟收斂,即影響了地區經濟差距逐步縮小的趨勢🥷🏿;高房價抑製了流動人口的購房意願。不僅如此🚴🏽♀️,房價上漲還可能導致企業產生過高的經營成本😛,對於提高地區整體勞動生產率也是不利的,有可能進一步加大地區經濟增長差距,這對於推進長三角經濟一體化是不利的🍣🫃🏼。因此,從政策層面來說🚗👰🏿♂️,住房政策一方面應關註流動人口的住房可得性,同時還應當考慮企業的運營成本👩🏽🎨。
針對張博士的匯報,李巍教授建議對全國的情況進行分析,並考慮影響地區經濟收斂的其他因素🥧🚷;李峰處長建議在房價影響勞動力流動的微觀機製上📰,進一步區分出高技能和低技能勞動力,從而識別出房價上漲對不同勞動力群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