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明尼蘇達大學曹新宇教授應邀在閔行校區資環大樓554會議室做了題為“居民鄰裏滿意度研究的方法演變”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屬於百場校級學術講座第58場。本次講座由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和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主辦,孫斌棟教授主持。
講座開始,曹新宇教授介紹了鄰裏滿意度的含義及其研究意義,通過對鄰裏滿意度的相關理論的介紹,使在場師生對居住環境如何影響個體居住滿意度有了初步的了解📛。接著,曹新宇教授進一步介紹現有鄰裏建成環境對鄰裏滿意度影響的研究現狀😶🌫️,並將上述研究劃分為三類,即點對點研究(Ad-hoc studies)、有理論基礎型研究(Theory-based studies)及重要性-績效分析(Importance & performance Analysis)。
曹新宇教授認為點對點研究雖然能有效地檢驗客觀建成環境與鄰裏滿意度之間的相關關系✡︎,但是其顯著的缺點在於不能進一步探究二者之間的路徑機理。相較於第一種類型研究,曹新宇教授認為有理論基礎型研究則能較好的彌補前者的不足,並以其對美國雙子城的實證研究為例,(基於Campbell模型理論)具體闡述了客觀建成環境如何通過影響居民的感知環境(可達性(accessibility)與厭惡感(nuisance))進而影響居民的鄰裏滿意度👈🏼。對於重要性-績效分析的研究🧱,曹新宇教授認為該類研究可以針對性的分析出通過改善哪些建成環境因素以達到提高當地居民鄰裏滿意度的目的,但要素的線性影響假設是該類研究的潛在缺陷。
最後💆♂️,曹新宇教授總結了現有研究方法的不足之處🦺,並提出了未來的研究展望。整場講座內容豐富精彩,講座風格詼諧幽默💇🏻♂️,在引人深思的同時也帶來陣陣歡笑,在場師生獲益匪淺。在討論環節,與會師生就講座內容展開了熱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