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來自安徽師範大學政治學院的臧宏教授在人文樓學術沙龍大廳做了題為“說《論語》中的‘君子’”的講座,為思勉人文講座第349場。本次講座由哲學系牛文君副教授主持。
臧教授講到“君子”是儒家的重要概念😛,在《論語》中出現過107次,出自孔子本人之口的也有84次,它的含義在多個層面上展開🏅,又構成互相關聯的意義整體🧙🏿。本次講座主要從“君子”與“學”、“道”👷♂️、“命”(天命);“君子”與“仁”🕌、“義”💃、“禮”🎺、“智”;“君子”與“小人”以及“君子”與“儒”四個角度來解釋“君子”概念之本意🧑🏻🦰。
最後,臧教授對此次講座做了總結,簡而言之,“君子”就是以生命本體的根本表現形式“知”(智)即智慧👮🏿♂️,也就是“覺悟”為永恒追求目標者,就是“君子”❎,或者說,“君子”就是用“實踐理性”的思維方式來實現“明明德”、“知天命”的人。在提問環節,臧宏教授與同學們就相關問題進行了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