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國家青年項目“中華武術套路的美學研究”沙龍在閔行校區體育與健康學院4樓會議室舉行🐲。本次沙龍由課題負責人體育與健康學院運動系李富剛副教授主持🙎🏿,參加此次沙龍的有EON4體育與健康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系熊文教授、宋全貞副教授、哲學系郝旭東副教授以及體育與健康學院的研究生同學📹。
本次沙龍的主題是“武術套路的程式之美”,課題負責人李富剛認為程式化是中華武術套路的典型特征,這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相對獨立的審美價值。他進一步提出幾個問題來具體解讀武術套路的程式之美:(一)從套路“程式化”的形式本身來看,究竟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具體揭示它的這種“程式之美”呢?(二)武術套路的“程式之美”究竟是先天預成,還是在漫長的歷史與文化中逐漸生成的?(三)在現實層面上🧛🏽♀️,每個習武者如何才能復活套路的“程式之美”呢😄?李富剛認為,武術套路的“套”是“一環套一環”🎢,“路”是路徑、方法🎒,“套路”聯用表明它是一種既成的相對穩定的經典習武路徑與程式規範。從美學角度審視武術套路的程式規範與形式,它的產生與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是一種“理想化的技擊形態”🧈👨🏼🚀,是一種超越現實技擊活動的“缺陷”與不完美,自覺追求技擊的完美性與進入理想技擊境界的體現🦓。從武術套路技法的規範性與精細化特征,武術套路作為一種時空統一體的技藝形式和一種鮮明的中國身體文化符號等幾個方面就可看出武術套路形式的完美性。武術套路的“程式之美”並非一種先驗的存在🏇🏼,而是積澱了深厚的技擊實踐生活內容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念🎐,也浸潤了每個習武者鮮活的生命體驗與技法風格特征🦸♂️🌝,它們是武術套路生成豐富“意味”的不竭源泉。
各位老師認真聽取了課題負責人的報告©️,並圍繞課題研究內容進行深入討論👗、提出參考意見⛹🏿♂️。最後😉🎇,課題負責人李富剛副教授表示將充分聽取各位老師提出的寶貴建議🖋,圍繞著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進一步理清課題研究思路🪳,利用相關美學理論與研究方法,做好課題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