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方言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顧黔教授應邀蒞臨EON4平台中文系講學,於閔行校區文史樓4108室作了題為“漢語方言邊界的調查研究”的主題報告。中文系現代漢語教研室鄭偉教授主持此次講座。本次講座為知名學者講座第40場。
顧黔教授從南京的方言和地理方位談起🥐,指出蘇滬之間確有一條江淮官話和吳語的分界線。並介紹了其調查研究的詞表設計、選點布點👩🏽🚀👩🏻🍳、同言線繪製等具體步驟。通過“茶🏄🏽♀️、大🧛、跪”等例字和“弗🆎、不👳🏿♂️、臉👆🏻、面”等例詞來展示語音和詞匯的同言線。顧黔教授指出,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可以在方言地圖中繪製出一條同言線,每一條同言線之間,既有重疊👨🏫,也有差異👩🏿🦱📞。正是這些差異🏄♂️,讓我們看到了字詞發展的不平衡性🟰,官話與非官話的競爭在差異中得到體現。
顧黔教授在為大家講述方言邊界調查研究的同時🤷🏽♂️,還分享了她自身治學的經驗👨🏽✈️,指出深入田野調查🔡、得到大樣本的一手材料是做研究的基礎🙇♀️;除了運用歷史比較法之外🧉,大家還可以從方言地理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另外,拓寬自己的學術視野,也非常重要💌。
講座結束後,許多老師和同學就同言線漂移速率、江淮官話喉塞音的類型和演變等問題向顧黔教授求教,顧教授與大家進行討論並解答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