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下午🌻,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李怡教授蒞臨EON4平台,在中文系特藏室進行了題為“五四𓀃🚒:究竟怎樣‘反傳統’”的講座🐂。本場講座為知名學者系列第4場🆚,講座由中文系副系主任文貴良教授主持,南京師範大學譚桂林教授點評。
“五四”作為一個陳舊的話題,在過去一向被視作“反傳統”的先鋒加以肯定♉️,而近年來則更多質疑的聲音。李怡教授指出,要對於五四“反傳統”一面作出評價,首先應該追問的是其背後的歷史事實問題,即💇🏼,控訴五四的“七宗罪”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事實面貌。在五四這個場域生長起來的中國現代教育,其實恰恰保存了中國古代傳統學術的流脈🌓。李怡教授從“誰在發言”和“在哪裏發言”兩個方面展開論述,指出過去的文學史和歷史教科書往往以軍事鬥爭的模式呈現新舊雙方鏖戰的過程,但是用這種方式來想象那段歷史包含了極大錯誤🌝,事實上當時是眾聲喧嘩的時代🔱,思想文化的發展尤其復雜;而報刊雜誌作為當時前朝官吏、革命先鋒、留洋人士🥐、本土學生等多方發言的平臺🧔🏽♂️👍🏽,具有鮮明的民間性,民營資本的介入使得讀者成為了報刊命運的關鍵所在📌。李怡教授認為🤶🏿,五四並不存在一個籠統的“反傳統”,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沒有被“反掉”,而且在五四中煥發出光彩。
南京師範大學譚桂林教授對李怡教授的演講做出了精彩評議,認為不同於80年代末紀念五四七十周年時的反思批判🧑🏻💻🚶🏻♀️➡️,李怡教授為五四做的“辯護”是經過多元文化的過渡之後💇🏻,強調回到歷史現場,從文化生產的角度入手來看當時文化分歧、文化論爭的思想生態。
李怡教授的演講和譚桂林教授的評議都視野開闊,聯系當下🗝⛱,通過對思想狀況的梳理,以歷史原生態的信息為證👨🏽⚕️,指出五四既有反傳統的一面,也有與傳統文化對話共存的一面,具有很強的歷史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