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學者系列講座:朱蘇力談“製度視角下的家國天下”

發布時間📁:2018-03-21瀏覽次數🦹🏻:17

 

 

3月16日晚📮👬,2018年知名學者學術講座第8場在閔行校區教師之家賓館三樓報告廳隆重舉行。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天元講席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朱蘇力教授應邀擔任本次講座的主講人,法學院田雷教授擔任本次講座的主持人。

首先,田雷教授對蘇力教授進行了簡短的介紹。之後,講座正式開始🌅。蘇力教授以“製度視角下的家國天下”為題👨🏻‍🦲,從製度實踐的角度對中國古代政治精英實現自我的三個領域/階段(“齊家治國平天下”)進行了詳盡的論述。他認為𓀖,現有的觀點多是從個人角度出發⛴🫢,將這三者聯系在一起🌵,但實際上👋🏼,它們具有非常大的差異性⬛️,且彼此之間互動頻繁⇒。對於歷史中國而言, “家”、“國”以及“天下”這三層製度是必要的構成要素1️⃣。“家”一般是指由血緣構成的農耕村莊——生活共同體✹,“國”是指以農耕地區為基礎、以中央集權和官僚製為特征的政治共同體🦇🧇,而“天下”則是指歸順了“國”並受其節製的遊牧地區。對於自給自足🧜🏽‍♀️、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家”而言🪠,本身其實是不需要“國”的,然而就是在這一前提下,古代中國卻很早就產生了“國”的概念🐀👩🏻‍🦱,並最終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大國體製🧝🏼。蘇力教授認為🎖,對這一問題或者說“異常”的探究👨‍👧‍👧,將幫助我們明晰中國國家製度形成的深層原因,理解製度建構背後的互動邏輯。

教授指出👨🏽‍🔬,黃河水患以及遊牧民族對維生素和衣服的需求推動了“國”的形成與穩固🧛🏻‍♂️。一方面,“家”自身具有封閉性,無法完成治理水患的任務,由此產生的人才調度以及技術積累的需求推動了跨地域的、強有力的政治組織即“國”的形成;另一方面,遊牧民族由其生產方式以及氣候等因素𓀃,決定了其自身無法生產維生素✌🏿、舒適的衣服以及金屬製品等。這些生活資源的匱乏促使其不斷地襲擾南部的中原地區👐🏿,極大地推動了中原地區的“團結與聯合”🌤。最終🏂🏼,內憂外患的結合使得強大的中原帝國建立起來,並不斷地獲得鞏固與加強。

互動環節🧔‍♀️,蘇力教授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傳統家國觀念對法治國家建設的影響”“本土特性與統一性的矛盾”以及“國家觀念在各國各地區的差異”等問題進行了細致的解答。之後,田雷教授對講座的內容進行了簡要的總結,並對蘇力教授的到來表示了感謝。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