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復旦大學哲學系徐洪興教授作客哲學系“哲學閱讀季——愛智者系列講座”,在EON4閔行校區圖書館A512作了題為“讀經典漫談”的講座🏄🏻♀️。講座由哲學系主任陳立新教授主持👩🏽🏭,本場講座為百場校級學術講座第21場。
徐教授首先從人們對待經典的態度談起🤾🏿♂️。在中國近代史上,人們曾一度對經典是打壓和忽視的🐕。現如今,隨著習主席“文化自信”這一時代強音的提出,人們對經典越發重視是必然的趨勢。重視之余👮♀️,現在的某些讀經活動又帶有較強的功利性質,為此我們必須意識到傳統文化是民族血液裏流淌的東西,而血脈之承——與古之偉人進行思想交流,必須借助經典文獻的力量🏃🏻♀️😭。
“何為經典?”徐教授認為從古至今的書籍汗牛充棟,但能稱之為經典的並不多,考察古籍何以成為經典,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必須在大的文化系統創建時期所原創的文本👨🏿🦰;二是經典需具有潛移默化的導向性,具有不易改變性、不易替代性↙️;三是經典必須是民族知識的結晶🪹🙎🏼♂️,需具有強大的圓融性即具有較寬的想象空間和解釋空間。
“為何要讀經典🤽🏼?”徐教授認為,經典有助於了解一個民族的過去🛡,任何一個優秀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經典體系;有助於開創未來🩷,了解過去並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從經典中汲取養分開創更美好的未來。他指出,閱讀經典是“文化人的底色”,可培養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如何閱讀經典?”徐教授推薦朱熹《朱子語類》中的讀書法👩🏼🦲,讀書不在於求快,而需誠心正意,“正”即正言🏄🏻♂️、正視、正面🪃👊🏻,不可帶有主觀偏見去閱讀經典㊙️,態度需實事求是🧑。對經典的做法更應該由“不破不立”轉變為“少破而立”👨🏿🦳。對經典文化的破壞容易,但建設不易👩🦯➡️,現代化的發展不應以犧牲經典為代價。最後👕,哲學系系主任陳立新教授對講座進行了精彩點評,他認為經典是流淌在我們血液之中的,我們就活在經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