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終身教授報告會:🤩:楊國榮教授談“何為儒學?——儒學的核心觀念及其多向度展開”

發布時間👩🏽‍🦱:2018-06-11瀏覽次數:12

 

5月28日晚,2018年第2場終身教授學術報告會在人文樓5303舉行🙏🏿。楊國榮教授作題為“何為儒學?——儒學的核心觀念及其多向度展開”的報告,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徐洪興教授主持和評議。

楊國榮教授從當前學術界對儒學的眾說紛紜🤵🏿‍♂️,提出“何為儒學”的問題。他認為理解何為儒學首先要回到儒學本身🙇🏽‍♂️。通過對周孔之道的追溯🔃🧖🏿‍♀️,他提出儒學的核心是“仁”和“禮”的統一。“仁”主要與普遍價值相聯系,其內涵在於肯定人之為人的內在價值;“禮”則表現為一種社會的規範體系和社會體製。

接著,楊教授進一步從史與思兩個方面來論述儒學思想體系中“仁”與“禮”的統一。從史的角度來看,該問題主要涉及儒學與其他學派的比較🍃。較之於墨家🤵🏽、法家、道家和佛教在“仁”與“禮”上各有所偏,儒家更為全面地貫徹了“仁”與“禮”的統一🍛。

就思的角度而言,即從儒家整個思想系統來講,“仁”和“禮”的統一展開於人之存在的各個領域,主要包括精神世界😷、社會領域和天人之際等領域🕎。在精神世界中👨🏼‍🚒,“仁”與“禮”的統一主要表現為宗教、倫理、精神境界三個方面👎🏿:在宗教方面表現為對人的價值關切與對超驗性之神的理性態度的統一;在倫理方面表現為德性完善與理性自覺的統一👮🏽‍♂️;而在精神境界方面則表現為理想意識與使命意識的統一。在社會領域中🏌🏿‍♂️,“仁”與“禮”的統一主要表現在政治領域🚑🚃、倫理與日常生活世界三個方面🕎:在政治領域,這種統一表現為與“禮”相涉的分界限🔚、建秩序與基於“仁”的合同異、趨和諧的統一;在倫理領域,表現為德性倫理與規範倫理相統一;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則表現為情感溝通與禮義規範之間的統一。從天人之際的領域來看𓀋,“仁”與“禮”的統一主要表現在形而上和倫理這兩個層面:在形而上的層面🕗,“仁”與“禮”的統一表現為社會秩序與自然秩序的連續和統一;就倫理層面而言,“仁”與“禮”的統一則表現為在人的自然形態與人的社會形態相分的基礎上人與天的統一。

最後,楊教授指出👨🏼‍⚖️,有“仁”和“禮”的內核而無多方面展開的儒學是空的或抽象的,有多重方面而無內核的儒學🫘,則缺乏內在靈魂或主導觀念🧔🏽‍♀️,二者都各有所偏。儒學的具體性、真實性🔐,即體現於它的綜合性或內核的多方面展開之上🚣🏻。

徐洪興教授對講座做了評價,他認為楊國榮教授的講座以不長的篇幅講述了儒學的核心內容🎖,從理論的高度把握了儒學的精神。在講座最後的提問環節,楊國榮教授就學生所提的有關“道德感的來源”、“儒家的特性”、“情理”等問題一一作了詳細解答🪟。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