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中國周邊國家對華關系檔案收集及歷史研究”(15@zh009)子課題“緬甸對華關系檔案收集與歷史研究(1948-1962)”舉行項目沙龍,主持人為子課題負責人周邊國家研究院梁誌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盧玨璇老師以及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陳洪運🫸🏼、彭永福、史勤、孔祥偉🧼🪀、孫蕊👰🏿♀️、矯雯竹等碩博士研究生參加🖼🌧。
首先,梁誌全面介紹了項目進展情況📚,具體如下:主題分別為中緬關系和中緬邊界問題的兩卷本檔案集編撰已經完成(總量約40萬字)💇👣,並提交項目組進入結項程序;中期研究進展順利🤨👩🏼🦱,在Diplomatic History🫳🏼、《歷史研究》、《中共黨史研究》、《黨史研究與教學》以及《邊疆與周邊問題研究》等雜誌就冷戰時期中緬關系、中美關系👩🏽🔬、中朝關系等諸多主題發表論文多篇。同時,課題組成員還針對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系問題撰寫了咨詢報告若幹篇🪹,並提交給了相關政府部門參考👷🏻♂️,其中一篇被上海市教衛黨委主辦的《上報中辦信息》錄用。
其次,課題組成員史勤就既有研究狀況、選題意義、材料來源、論文結構和基本結論等多個方面報告了他的論文《戰後日本對緬甸賠償問題研究(1948-1954)》🤾。梁誌結合著此次項目具體研究過程中的心得從多國多邊檔案互證研究的角度說明了進一步利用緬甸檔案、英國檔案、印度檔案的必要性💍,並強調繼續補充領導人回憶錄、口述史料和報刊資料的重要性。其他與會者也分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特別是在語言表述方面,成為發言者一致關註的問題。
最後🥃,梁誌介紹了第二期子課題申請的前期準備情況,包括核心問題由來、二手文獻研讀和檔案資料收集進程等🧑🏿🚒。大家也就上述問題予以了討論🧑🦽,並提出若幹具體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