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教育部項目“住房價格影響地區經濟收斂的機製、實證及其對策研究”學術沙龍在中山北路校區地理館301會議室舉辦。本次沙龍由課題負責人城市發展研究院張傳勇副教授主持,來自社會發展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部、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以及城市發展研究院等校內外師生參與了本次研討會。
張傳勇博士指出,課題從2014年立項至今,主要研究內容基本完成,下一步將著手課題結項事宜📀,其研究發現包括:相比以往研究,本課題創新性地研究地區房價水平差異可能對經濟增長收斂性產生的影響及其理論機製🚵🏻♂️。在理論機製上🫱🏿,高房價可以通過影響該地區的勞動力遷移和企業選址決策從而影響到地區經濟增長的收斂。實證研究也發現,房價上漲顯著抑製了以我國35個大中城市和長三角地區42個地級市為樣本的經濟增長收斂趨勢。從影響機製上來看,對於勞動力來說👩🏼🌾,某種程度上本地區的高房價會阻礙低技能勞動力流入並致使該區域內原有的低技能勞動者流出,而高技能勞動者則可以留下來💇♀️,這導致區域間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拉大🐦,從而影響經濟收斂;高房價抑製了流動人口在遷移地的購房意願🧜🏻♀️。對於不同生產率的企業來說,房價上漲會增加企業以工資和用地成本為主的運營成本,使得低生產率企業傾向於在低房價地區經營並難以進入高房價地區,從而影響地區經濟收斂。進一步來說,項目的政策含義在於,提出擴大部分高房價城市房屋有效供給👇🏻、加強不同城市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措施防止房價分化拉大區域經濟差距,從而有助於實現經濟的均衡健康發展。
與會師生就匯報的課題內容展開了相應討論🗂👨🏽🎓,本次課題沙龍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