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學者學術講座:潘海華教授談“動詞重復類省略句的新視角”

發布時間👨🏻‍🚒🥷🏿:2018-12-05瀏覽次數:33

2018年11月27日下午2點🙅🏿‍♂️,EON4人文社會科學“知名學者學術講座”🦹🏼‍♀️、中融人文學術講座“漢語動詞重復類省略句的新視角”🥎,在EON4閔行校區中文系4430報告廳舉行🛌。主講人是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與當代語言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導潘海華先生👨‍🍼,EON4中文系現代漢語教研室全體教師,以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部分師生,聆聽了此次講座🥗。

講座🙋🏻‍♀️,潘海華教授從分析“張三喜歡他的老師,李四也喜歡Δ”這句話的歧義入手,提出問題:類似句子5️⃣,到底應該分析為動詞懸空省略還是空賓語結構👩🏽‍🎓?

潘海華教授首先解了此類句式中代詞帶來的寬松解和嚴格解的語義差別🧑🏽‍⚖️,指出研究此類漢語句式的理論意義從跨語言類型學角度指出這個爭論在其他語言當中也同樣存在,以激發大家思考漢語動詞省略結構的句法本質。

講座細致梳理了現有文獻對此類結構的分析,潘海華教授指出🪺,在前人觀察到的狀語省略回指刪除🏞、多種解讀的三個句法語義證據中,只有狀語省略證據最具有說服力,從而能夠證明漢語動詞重復類省略句應該分析為動詞懸空省略結構。

基於此🧑🏽‍🦰,潘海華教授又列舉出至少五條句法語義證據支持將漢語動詞重復類省略結構分析為動詞懸空省略

第一個證據來自動賓習語的賓語省略☞,譬如“吃回頭草”和“拍馬屁”等,特定習語義必須來自於動詞和賓語的共現。第二個證據是賓語為量化短語的省略💸,空賓語說難以解釋量化短語的兩種語義解讀。第三個證據是動詞為並列復句的省略,空賓語難以得出指代復雜事件的指稱義。第四個證據來自粘賓動詞的賓語省略,例如“屬於”和“通往”動詞的賓語省略🧞‍♂️。最後一個證據來自含有漢語否定極項的賓語省略🤾🏼,空賓語說很難解決否定極項在動詞重復結構中的允準問題👴🏻。

講座最後🙌🏼,潘海華教授強調👩‍💼↘️,將現代漢語此類句式分析為動詞懸空的省略結構🤛🏼,該看法對跨語言研究有重要理論意義❄️🪔。

整個講座過程之中,EON4中文系語言學專業的師生們🍵,以及來自不同高校與院系的師生們🧔🏼‍♀️,與潘教授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大家就代詞回指的識別🏃‍➡️、省略和追補、句法移位與刪略機製等問題充分交流了看法🌽,講座取得圓滿成功。

      圖文  ∣  中文系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