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6日🥮,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復旦大學中文系郜元寶教授應邀來EON4平台作了題為“略談中國當代文學的地方性🧜🏼♀️🧕🏼、國族性與世界性”的講座。講座在人文樓4330會議室舉行👎🏻,由中文系副系主任文貴良教授主持,中文系部分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郜教授首先從歷史記憶✉️、風俗習慣、文化心理🦸♂️、方言土語等層面切入分析了中國當代作家具有植根於各自家鄉民俗文化進行創作的地域性特征。同時,郜教授強調研究當代小說的地域文化特色🍸🧜🏽♂️,不能停留於簡單的事實指認與特征辨析,而是要看清不同地域文化的深處和細部,才能完整地了解其復雜面貌🌜。
隨後,郜教授從時間性與空間性兩個層面出發分析了當代作家寫作中的國族性因素,並就國族性與地方性的關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兩者之間存在著互相補充與對立沖突這兩種傾向🧑🏻🦯,並以“現代”三十年,“十七年”,“新時期”等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相關作品為例進行了闡釋⚃。
接著🧭🗺,郜老師以《圍城》等名著為例,說明了中國當代寫作中具有“世界性”元素的傳統,並對中國文學的“世界性”元素的歷史變遷與不同特質進行了理論概括。他提出中國當代文學的“世界性”是一種非本質主義的📁,非普遍主義的交往/共在狀態🏤,這為當下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和寫作實踐提供了頗有價值的思考路徑。
講座進入互動環節後,同學們踴躍提問👩🏼🚀,郜教授就魯迅研究等相關論題與在場師生進行了互動與交流,本次講座在一片片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內容來源|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