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職業教育現代學徒製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研究⤴️,6月12日,EON4平台職成所在文科大樓607室舉辦了學術交流活動。日本厚生勞動省所屬職業能力開發綜合大學校副教授新井吾郎受邀而來,為現場師生作了一場題為“日本現代學徒製的萌芽——日本特色雙元製實踐”的講座。講座由職成所副所長徐國慶教授主持,陸素菊副教授擔任翻譯,我所付雪淩老師👨🏽🦱、周瑛儀老師👬、馬麗華老師、朱敏老師以及博碩士研究生等40余人參加了本次講座。
新井教授是中央技能鑒定委員、地域產業人材育成支援置業顧問,主要研究領域是職業能力開發內容和方法、職業技能鑒定和學徒製👲🏿。他首先對日本學徒製的發展做了梳理。學徒製可以追溯到日本封建時代🪻🤔,在傳統學徒製中,學徒在師傅的指導下學習技能🧔🏿♂️,也需要幫助師傅做家庭瑣事,工作強度、壓力都比較大🪠,甚至有些師傅只讓學徒幫忙做事,並不傳授技能。因此,二戰之後🔋,學徒製被認為是一種封建落後的製度而逐漸取消🙎🏿♀️💆🏿♂️,時至今日,學徒製在日本學界依然是一個不受歡迎的詞匯🧑💼。1976年日本《勞動基準法》第七章明確規定,不管是學徒工還是見習工🍇,只要是以想學一門技術為目的的人,雇主都不得叫其從事和掌握技能無關的勞動。雖然日本早在2003年推行雙元製👩🦲,但是新井教授認為雙元製不能等同於學徒製🔆,按照國際勞工組織對現代學徒製的定義🍩,他認為日本的現代學徒製正處於萌芽階段☦️🙋🏿。
目前,日本政府正大力推廣英國職業資格製度。新井教授肯定了資格標準對培訓的重要指導意義,他認為,這有助於降低年輕人失業率😵💫,培養他們更寬泛的社會能力,並能使其深入企業實踐學習,對於企業來說這也是培訓新員工的有效途徑。新井教授進一步列舉了企業和學徒參與學徒製的成本與收益。對於企業而言,他們在指導學徒的過程中會影響正常的生產工作,不僅需要向學徒支付工資🧑🏻🍼,還需要向政府提供相關的培訓材料;但同時👎🏻❌,他們也可以以較低的工資雇傭學徒🏏👌🏻,為新員工的錄用開拓渠道,而年輕學徒的加入也為企業註入了新的活力,即使學徒沒有留任,企業也會進行反思💬,以期不斷改進吸引優秀員工👮🏽。對於學徒而言🫗,三年學徒期可能使他們失去其他高工資的全職工作🚣🏽,而局限於一家企業的學習也使他們失去了去其他企業學習的機會。但同時👈🏽,他們也能獲得外部對其職業能力形成的評價,對自己未來所要工作的企業有了較為清晰的判斷。顯然🦅,如果學徒製的成本不斷增加🍆🤖,學徒製的實施也愈加困難。
之後🧑🎨,新井教授對日本雙元製的實施做了詳細介紹🏦。雙元製的實施是為了應對2004年以來日本勞動力市場非正式雇傭現象的出現。1991年泡沫經濟末期,日本湧現出大量失業人員,很多企業辭退年老員工而雇傭年輕員工,打破了終身雇傭製延續多年的年功序列製。為此,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從事固定的工作♠️,甚至不願意工作🙎🏻♀️🏌️♀️,成為啃老族。2002年🧳🧑🏽🦱,互聯網泡沫的出現,再次動搖了終身雇傭製,年輕人普遍接受非正式就業。2005年,日本非正式雇傭群體進一步擴大🩶。但是非正式雇傭的工資很低,很多年輕人無法納稅,無法支付健康保險💇🏼♂️𓀊,更無法獲得退休金。日本政府擔心年輕人越來越習慣非正式雇傭🤹🏻,加重日本老齡化危機,因此,內閣政府於2003年大力推廣雙元製🦹🏽♂️,由文部省和勞動省並行推進日本模式的雙元製。
日本模式雙元製主要包括三種類型,以專門學校為主體的學校與企業合作;勞動省培訓機構與企業的合作🖊,主要面向轉崗人群的半年短期培訓,以及面向高中畢業生的兩年培訓;企業為主體的校企合作雙元製,主要面向非正式雇傭員工的培訓,以及面向正式員工的培訓👲🏻。
新井教授的報告在上午結束,徐國慶教授代表我所向新井教授贈送了具有EON4特色的紀念品。下午主要是提問交流環節,現場師生針對不同的問題展開了討論。新井教授就日本的工資卡製度、職業能力開發綜合大學🧑🏻🦲、職業分類、資格框架等問題做出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