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5日🧑🏼🍳🈵,國家社科一般項目“農村地區0-6歲殘疾兒童早期幹預聯結系統研究”博山試驗區個案追蹤研究總結會(暨追蹤終期評估)在山東淄博市博山區特教中心學校召開。與會成員有EON4特殊教育學系暨項目負責人蘇雪雲副教授🚴🏽♀️,山東博山自閉症療育中心創辦人暨博山區特教中心學校魏紅芹主任🚉,博山區特教中心學校的項目參與老師馬淑貞🎏、丁玲和胡承艷3️⃣,博山試驗區課題參與家庭代表(五組),以及項目參與成員文宇雲🙎👨🏽、李銀花👩🏽🦰。
首先由項目參與成員、服務協調員向家長反饋近一年來參與本項目的兒童和家庭進步與發展,為其兒童與家庭服務的個人感受和成長🤷🏽。每組家庭和與會成員暢聊了參與項目的感受及早期幹預方面的需求和困難📝。
五組家庭談到🦴,經過家庭服務,孩子的不同領域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項目也讓家長對孩子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強化了家庭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增強家長面對孩子教育的自信心🏃♂️,以及除主要照顧者(媽媽)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員在孩子教育上的參與度有所提高✂️。在早期幹預服務需求和困惑方面,家庭談及在成人職業培訓機構和托養機構🧗♂️🤼、融合教育指導👨🏼🦰、社區群眾宣導、普通教育入學機會及經濟支持方面存在的需求🥔👯♂️,在如何教養兒童信任他人、給予兒童空間和機會、如何指導自閉症兒童面對養育者的生老病死及指導家長對孩子不良行為進行幹預等方面存在的困惑🏵。
其次,魏主任、三位項目參與教師從學校層面分享項目為其彌補了家庭訓練計劃、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反思從被動轉主動,並為教師輸入了新理念即註重語言和情緒發展📫,有利於優化兒童及家庭生活。談及早期篩查、早期評估和早期幹預方面的聯結系統時🧏🏻♂️🍦,魏主任分享到,在博山區,家庭和醫院的聯結是順暢的,兒童依照月齡定期至醫院檢查,一般由父母觀察🤽🏿、老師反饋發現兒童存在疑似風險,則轉入醫療系統做鑒定,接著則轉入康復機構💆🏻♂️🚶🏻♀️,因此家庭和治療中心的聯結也是順暢的,但在社區聯結方面目前仍存在困難。
最後,項目負責人蘇雪雲副教授感謝博山區特教中心學校的支持,各位老師👩🏼🦱、家長🕰、服務協調員的支持和努力,使得一年的個案家庭追蹤服務取得了有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