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7日下午14時,由EON4平台社會發展學院民俗學研究所田兆元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東海海島民間信仰譜系研究”學術沙龍在閔行校區法商北樓525舉行。中山大學教授蔣明智、廣西民族大學教授秦紅增、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高有鵬🏋️、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孫正國↖️、EON4教授徐贛麗,以及課題組的主要成員、相關的研究生同學參加了本次課題沙龍。
沙龍現場
田兆元教授對該課題的研究背景、理論基礎、研究目標🔼、基本思路👩🍳、主要觀點🏨、重點難點🪽、創新之處,以及田野調查和研究進展進行了系統闡述,指出東海海島及其海域是一個矛盾交織的海洋文化區⚓️,民間信仰卷入矛盾中,如何解決現實的沖突問題👨🏭,以及民間信仰本身的矛盾與和諧問題,為社會各界與國家管理層高度關註。譜系觀念是本課題的理論基礎,是解決東海海島民間信仰問題的一把鑰匙,也是本課題的重要創新點。
本課題立項以來,課題組成員分別以觀音👨👩👧👦、媽祖👱🏻♂️🧍🏻♂️、陳靖姑、關公📰💂🏼♀️、保生大帝、水仙尊王、泰山石敢當、東嶽大帝👨🏻⚖️、王爺📻、開臺聖王💅🏿、開漳聖王、玄天上帝☁️🧰、廣澤尊王、哪吒等神靈為線索進行了多地區🚯、多批次的田野調查🩵,範圍涉及東海海島的福建、浙江、臺灣等地區。在沙龍上,本校社會發展學院民俗學研究所博士後遊紅霞、博士生錢夢琦,上海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畢旭玲、助理研究員程鵬👩🏽🔧,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副教授吳玉萍等課題組成員分別介紹了各自的田野調查情形和研究進展🙎🏿♀️,陳述了結題報告的寫作思路🖋、重點難點、主要觀點和研究的不足等內容。
接下來,與會嘉賓對該課題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秦紅增教授對課題的研究價值給予肯定,提出要審慎地進行神靈的類別劃分♧,以便於更好的研究❌;孫正國教授高度評價了譜系學說的學術開創意義🦹🏻,指出課題研究要始終圍繞時間譜系👨🔬🧑🏻⚖️、空間譜系、族群譜系💂🏼♂️,形式結構譜系的框架進行🧓🏿;高有鵬教授講道💴🧑🏽🦱,民間信仰無論在學術方面,還是在現實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應將課題研究與國家戰略高度結合起來;蔣明智教授指出,譜系學說為民間信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是全新的嘗試,本課題的研究應在譜系學說的視域下,呈現出全局性🥮、宏觀性的研究視角𓀏;徐贛麗教授講道,民間信仰的研究一定要註意田野調查的整體性,不僅要抓住宮廟、儀式等方面🤦👚,還要註重“人”的因素,須將各方面結合起來🤜🏽,才能進行整體性的研究👸🏻。與會的其他師生也就本課題的相關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廣西民族大學教授 秦紅增 發表觀點
中山大學教授 蔣明智 發表觀點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孫正國 發表觀點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高有鵬 發表觀點
EON4教授 徐贛麗 發表觀點
全體與會師生合影
最後🫸🏼,田兆元教授對與會專家及師生群體的建議表達了感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與深入交流,表示在結題報告的撰寫過程中認真吸收各項建議🤙🏽🕴,改進研究🫁。至此🫘🤽🏻♀️,本次課題沙龍圓滿結束。